第九十六章 携宝出宫(1 / 2)
通匪案已经查清,叶猛终获清白。
虽是如此,但他手下出了内奸,总脱不了干系。
朝会之上,魏九千一干人等,揪住叶大将军治军不严不放,大加弹劾。
叶猛自也不甘示弱,率众上奏反击。
双方吵得不可开交,终是女帝出来主持局面。
对于叶猛,女帝最终网开一面,只口头申斥几句,不痛不痒地罚了他半年俸禄。
这样的处置,当然不能服众。
那魏九千一干人等,立即上奏反对。
可当女帝宣布后一项决议后,朝堂百官便无话可说了。
叶猛手下几位心腹偏将,包括那李毅、罗威在内,皆因剿匪不力,被调赴边关,主持边关防务。
这几位将军并未遭贬,几乎是平级调动。
但从卫戍洛京的京郊大营,调到北境苦寒之地,也与贬谪无异了。
京郊大营扼守京都,乃是兵家重地,以往都是叶猛的心腹把控,如今这些人被调离,叶猛势力大有折损。
这样的安排,自然能叫魏九千满意。
而那叶猛,也无话可说。
谁让他剿匪不成,反沾上了通匪的干系呢?
至于京郊大营空出的缺位,女帝早有安排。
她在军中挑了些赋闲的老将,填补进营,负责洛京防务。
这些老将,多是早年间跟随郑业南征北战,算是郑太后的嫡系。
将京师防务交到他们手中,当然比交给叶猛要放心得多。
处置完这一切,女帝总算松了口气。
可她刚下了朝,兵部的折子,就又递了上来。
“剿匪事宜?”
这份奏折,是兵部侍郎巫启前呈上来的。
所奏报的内容,正是那前朝余孽的下落问题。
前朝余孽逃遁,朝堂不能置之不理。
而陛下早已成立锦衣卫衙门,专司剿逆一事。
巫启前的意思,是要将这追缴前朝余孽的差事,甩给赵怀洲。
“看来那叶猛在剿匪上吃了大亏,不愿再插手此事了。”
巫启前是叶猛的人,他的奏折,自然要经过叶猛点头的。
女帝将奏折放下,看向身旁把盏伺候的苍雪:
“那赵怀洲不是已派人去追剿逆匪了么?”
“如今可有眉目了?”
苍雪摇了摇头:
“奴婢在临泽县时,曾替他发文回京,指派锦衣卫前往追查。”
“但查探结果,却没听赵怀洲提过。”
女帝眉头一皱:“赵怀洲人呢?自打上回寿宁宫救治母后,就再没见过他人影了!”
苍雪撇撇嘴:
“这几日,他总往淑兰宫跑,也不知在忙些什么。”
女帝眉头皱得更紧:
“这家伙,整日与乔儿丫头黏在一起作甚?”
苍雪摇了摇头,不置可否。
女帝幽幽一叹,甩手道:
“罢了,他救了母后一命,也算是立了大功,且由他浪荡几日吧!”
赵怀洲既已派了锦衣卫去追查,想来他已布置妥当。
这家伙虽然懒散了些,但总归是有谱的。
女帝原不想急召赵怀洲回来,可当她随手揭开下一份奏折,却又改了主意。
“农具售罄,工坊产量不足?”
这是户部呈来的奏折,竟是催要那新式农具的。
户部主持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,负责调拨钱财,从赵怀洲的炼铁工坊购置农具,而后推广至各地衙门。
这件事,原无须上奏天听。
但此刻户部上折,竟是控诉那炼铁工坊玩忽职守,懈怠公务。
户部拿了钱财前去采购农具,却是买不到货!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