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备用域名:jnchuna.com n1.49tkaa.com

第369章 “有些研究,总要有人来做呀。”(2 / 2)

加入书签

  “万一某一天,须弥突然就出土了一个完全颠覆以往研究理论的遗迹机关,那么,不就轮到我的研究领域登场了。”

  听到珐露珊的话,朝柯不由联想起上次到【须弥】见前辈时,珐露珊那寒酸到极点的野外研究室与家里近乎空空荡荡的冰箱。

  朝柯明白,珐露珊前辈口中的“保证基础研究与生活”,到底有多么的基础....

  搂着怀里的前辈,朝柯不知怎得,从珐露珊的身上看到了前世家中一位表姐的身影。

  那位大朝柯一轮的表姐,从小便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,在高等教育资源最贫瘠的省份,以最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了国内最好的学府。

  在表姐上大学的那个年代,大学生还是稀缺的人才,更别说是从最顶尖学府出来的大学生。

  正当朝柯的舅舅与舅妈幻想着女儿未来会进入哪家大企业,拿多高的年薪,甚至会不会出国深造时,朝柯的那位表姐,做出了震撼舅舅舅妈一辈子的操作。

  大二从经济学转到了数学专业.....

  大三辅修了物理学学位....

  研究生阶段理论数学....

  博士生阶段理论物理....

  之后,表姐便一直从事着理论物理的研究。

  借用舅舅与舅妈当时的原话就是,“这孩子学东西学傻了,一天天的不知道在研究些啥,一年回不了几趟家,小三十了不结婚也不搞对象,都博士了,每年给的钱还不如当初经济学本科同学的月薪高。”

  之后这位表姐,便再也不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甚至偶尔还被当作反面教材给拉出来批斗。

  直到某年过节表姐来朝柯家中做客,顺带手指点了几下正在备战高考的朝柯。

  嗯,也就是表姐那次对朝柯的指点,让朝柯深刻的理解了,什么叫做。

  “不学理数,见我如井中蛙观天上月;学习理数,见我如一粒蚍蜉见青天”。

  无论是【高考数学】还是【理综】,它们的压轴大题在表姐的面前都宛若儿戏一般简单,甚至有个别题目令表姐来了兴趣,抽过一张草稿纸,当即就给朝柯写下了几个大学阶段的公式以及变种公式,让朝柯将它们给背下来。

  借用这些个公式,按照高中教学方法得解上六七分钟的压轴选择题与填空,朝柯仅需将数字往公式里一代,即可秒得答案。

  在之后,朝柯又与表姐聊了许多,提了许多自己一直想知道的问题。

  包括表姐的研究究竟是在研究什么,以及为什么要选择物理,这么难的科目有什么好研究的。

  那一天,朝柯从表姐的口中听到了许多未曾听过的名词。

  像是什么“凝聚态物理”、“托克马克”、“粒子对撞机”、“仿星器”、“人造太阳”什么的。

  表姐还说,在她研究的理论物理学中,她的资质还属于平庸的,有时去参加学术交流时,甚至都跟不上学术大佬的思路。

  表姐好像还说过,她们研究的理论物理学,之所以叫做理论,是因为她们研究的很多东西都还只能停留在纸面上,停留在公式层面。

  因为以世界目前的科技水平,还打造不出来观测仪器,就算少之又少能打造出的,也是动辄成千上万亿元的国家级重大项目,

  也就是说,绝大多数的理论物理学者,可能穷其一生,都无法在现实里看到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东西。

  朝柯当时很不明白,为什么【理论物理】这个学科如此地不好,表姐还会去学它?

  对于表姐的模样,现在的朝柯早已记的差不多了。

  然而表姐当初对朝柯的回答,朝柯却一直记得。

  那便是.....

  “有些研究,总要有人来做呀。”

  【九十万字留念】

  【向坚守科研领域的学者前辈敬礼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