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九章 通天背景!(2 / 2)
当时的张书记,直接带上了省里面数十位的企业家,想要邀请他们来到村子里面开办企业。创造出一些工作岗位来专门提供给村民们,让他们自食其力,赚钱糊口养家。
但是在张书记带领着众多企业家走访了数十个村落之后,得到的答复,却都是十分的统一。
想要在这些村子里面开设企业,实在是比登天还要困难!
毕竟这些生活困难的村子,无一例外都面临着一个问题,那就是劳动力短缺,以及地处偏僻交通不便。
而想要开办企业,那么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交通一定要方便。
这样才能够让货车正常的出入,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送到城市当中进行售卖。
可是要想在这些村子里面办厂子,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,就是货车根本没有办法出入。
都不用说货车了,即便是人靠着双腿,想要从这重重大山当中爬出来,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而更重要的一点,还是村里面劳动力的问题。
众所周知,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,国内的产业发展还并不完善,尤其是在北三省地区,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是重工业。
如同白水市一样,除了钢铁厂之外,就是各种木材厂以及机床厂。
而想要把这种厂子开办起来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充足的劳动力,而且还必须要年轻有力气的男性才可以完成。
村子里的这些困难家庭们,就是因为已经几乎丧失了从事体力劳动的条件,这才会陷入到贫困的境地当中。
即便是到时候把厂子办起来了,这些村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。
毕竟他们的身体条件,根本不允许他们从事这么重的体力劳动。
第一条路无疑是走不通了,在时隔一年的时间之后,张书记这才不得已的实行了第二个方案,那就是直接给村民们发钱。
但是最终的结果,其实不用想也能够猜得到。
钱可是好东西,除了村民们想要,各级的领导和干部们也都是看着眼热。
虽然说发给村民们的这些补助金,平分到每个人的头上,并没有多少钱,一个月无非也只有十块八块的,勉强足够这些村民们买上一些必要的口粮,保证他们不会忍饥挨饿,一个村子里也无非只有几十上百名人口。
但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看,这几十个村子加在一起,可就是上千个人头数。
哪怕一个人每月只发上八块钱,上千个人加一起,这也是足足有的万余元!
于是在监管方面并不完善的90年代初期,几乎是省里面拨款上百万,经过层层的分拨和剥削之后,发到村民们手里的每个月,只有一块两块钱。
想要以此来解决村民们的贫困问题,根本就是无稽之谈。
张书记也不是没有想过,要大抓省内的贪腐风气,但是这些事情涉及的层面实在是太多,人数也太广了。
在愤怒之余,张书记也不得不考虑大局的问题,于是多次的反腐工作,最终也只是无疾而终,扶贫的问题,也就因此而被暂时的搁置了下来。
虽然说这两条路都尝试过,也都失败了,但是张书记的心中,却是一直都没有放下过这个担子。
在老首长的手下当了这么多年的兵,帮民助民的想法,早都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了张书记的心目当中。
自己身居高位,但是却没有办法帮助这些依旧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村民们,解决生存的问题。
每每意识到这件事情,张书记就痛心疾首。
但是在今天听到了赵东旭在松江村的所作所为之后,张书记只感觉,自己似乎一直以来思维都被禁锢在了一个圈子当中。
也正是在今天,直接被赵东旭的这一番话给打通了思路。
于是他脸上的表情精彩异常,简直是控制不住的开口对赵东旭连番称赞道:
“好啊!太好了!小旭,你现在做的这些事情,简直就是把我的思路给打通了!”
“实不相瞒,几年前我也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了帮助贫困这件事情上,但是最终获得的成果,却是几乎不值一提。”
“真是没想到,我没能够完成的事情,今天却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希望!好啊,希望你再接再厉,一定要打出个样来,也让咱们全省的其他地处偏远,经济贫困的村庄们看到,鼓舞咱们全省扶贫工作者的斗志!”
——内容来自【咪咕阅读】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