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
备用域名:jnchuna.com n1.49tkaa.com

第二百五十章 人参产业(2 / 2)

加入书签

毕竟俗话说得好,靠人人跑,靠山山倒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

只有真正的建立起了属于自己地区的产业,这样才能够做到居安思危,与时俱进。

“秉持着这个想法,我们公司的高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,围绕着松江村和周围村子的特色,以及长白山这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和旅游名声,最终我们定下来了,松江村未来的产业规划,那就是种植人参!力争成为省内,乃是全国最大、最齐全、质量品类最好的人参生产基地!”

对于这个产业规划,赵东旭也是有过长远考虑的。

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,最多再过个十年的时间,省内的领导也会意识到这个问题,在省内新建起一处人参生产基地。

而在前世的历史轨迹当中,这一处生产基地被选在了万良县。

也正是在这个项目落地的短短两年时间当中,万良县从原本一个不入流的小县城,顿时摇身一变,成为了省内乃至全国闻名的人参生产基地。

对万良县这个地方,前一世赵东旭也是去过的。

原本的万良县发展的很一般,经济更是平平无奇,甚至十分不好。

但正是在人参基地落实之后,短短两年的实践当中,县里面规划出来了好几条人参专卖大街。

在这一条条街道上鳞次节比的全都是人参专卖店,而且装修的更是富丽堂皇,一家比一家高档。

许多靠着卖人参赚钱的老板,也在一夜之间发了大财。

在2010年左右的时候,万良县的街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豪车。

在这些辆豪车的车主当中,也不仅有开人参专卖店的老板,还有很多承包了荒山,专门在山上种人参的老板。

而许多开旅店,开饭店的老板,同样也吃到了这一波时代红利,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当中就赚的盆满钵满。

对于万良县的发展历程,赵东旭自然是看得无比眼热。

因为这一个人参生产基地,或早或晚都是要在省内落地的。

既然如此,那么作为紧邻长白山山脉的松江村,当然也是有着向上争取的资格。

赵东旭要做的,就是在这个项目被提上日程之前,提前一步把松江村的人参名声打出去,同样也要完善一下产业链和销售途径。

到时候,相信凭借着松江村的这应试地和配套设施,在全省内绝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,能够打败松江村,以此争到这一项象征着未来二十年稳定发展的项目!

种人参?

听到赵东旭的这一番话之后,张书记顿时眼前一亮,心中也开始思索了起来。

人参属于东北三宝之一,更是全国闻名。

上到百岁老人,下到小学生,无一不知人参的药用价值很高,是百草之王,对于人的身体更是有着无数的好处。

单从这一点上来看,种植人参是绝对不愁销路的。

而同样的,如果要问哪里的人参最知名,价值最高,那么毫无疑问的,长白山的人参绝对是当之无愧!

发展地方经济,打造地方名片,形成地方产业。

这几句话说的,不就是要把地方的特色商品给挖掘出来,并打造成相应的产业链,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么?

从这一点上来看,人参绝对算得上是吉省的一张名片。

无论是面对国内其他省份,又或者是面对着外国友人,人参这一项商品,都绝对上得了台面,送的出手。

一想到这里,张书记发自内心的认为,赵东旭这一次绝对是压对了宝。

无论是从选品,还是地理位置上,松江村都有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优势!

在松江村搞人参种植这件事儿,说不定还真能成!

“截止到目前,在松江村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的劳作之下,我们花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,已经将一座距离长白山主山脉不过百米的荒山,完全开辟了出来。”

“截止到昨天,我和村里面打电话的时候,负责这项工作的公司高层,已经明确的向我表示,今年的人参已经全部播种了下去,现在要做的,只是静待收货了。”

“除此之外,我们东旭食品有限公司也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努力,比如说在人参的销路方面,目前东旭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在羊城建立起了销售点,如今正在装修当中。”

“负责羊城销售点的工作人员主要有两名,一名是我们松江村的村民,因为他足够的了解人参的情况,也能够充分的为我们公司掌握好财务信息。”

“至于另一名主要的负责人员,则是羊城本地人,他已经从事山货销售工作足足十几年的时间了,在开店做生意这一方面有着十分充足的经验,而且对于羊城那一边十分的熟悉,也认识非常多的老主顾,相信等到山货店开业的那一天,东旭食品有限公司的营收额还会再上一层楼!”

——内容来自【咪咕阅读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