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大老板(1 / 2)
听着张书记的话,赵东旭也清楚,虽然说对方一直以来都十分的支持自己,不过在如何安置工人这一方面,张书记还是十分认真的,要不然也不可能如此郑重的,和自己说出这一番话来。
不过这件事情,也正是让赵东旭最为头疼的事情。
要知道,这可是将近一万名工人!他们代表着的就是白水市一万个家庭的经济支柱!
如果这件事情处理不好的话,那么所造成的影响,简直是无法想象的。
自打赵东旭从大院里出来之后,他的脑子里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。
没错,曙光林场是省里面属一属二的大型国有工厂,规模非常的庞大,有着将近一万名的工人。
但这些都是账面上的实力,其实从实际上来看,曙光林场根本就用不上这么多的工人。
在前几年的时间当中,曙光林场靠着国家的补贴以及地方的支持,再加上林业资源属于垄断行业,所以曙光林场才能够坚持下去发展下去。
但是现如今,情况已经大为不同了,曙光林场已经连年亏空。
尤其是在今后公转私了之后,如果靠着个人的资本,想要凭借着一个单单的曙光林场,来养活这上万名工人,简直就是痴人说梦。
也许厂子两个月的收益,都没有办法给这些工人们发放工资。
对于这件事情,赵东旭是再清楚不过的。
毕竟一个企业究竟是好是坏,其实不仅仅是通过员工人数的多少来决定的。
而且这绝对大部分情况下,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太多的员工,那么绝对不是一件好事,反而是会将整个企业拖向深渊的魔咒。
尤其是像曙光林场这样,早已经开始面临破产危机的企业。
恐怕无论是哪一位老板,在接手了曙光林场之后,要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在厂子里大规模的裁员,而且最少也要裁掉80%的工人,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顺利地渡过危机。
先前所说的这种种操作手段,是完全出于如何让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角度下提出的。
如果是其他的老板在公转私运动开始之后,选择接手曙光林场,他们当然可以这么做,而且无论是谁,也没有办法来指责他们的做法。
但是现在不一样,尤其是赵东旭,他绝对不可以这样做。
因为在见过了吴政华和张书记之后,赵东旭目前的情况属于是临危受命。
吴政华和张书记两人,之所以会选择赵东旭来接手曙光林场,为的就是让他把这个厂子继续给支撑下去,为的就是能够不让这么多的工人,面临着被迫下岗,被迫裁员的情况。
如果白水市真的有80%的曙光林场工人下岗了,那么恐怕全市都会陷入到动荡之中。
八千名工人,就代表着八千个家庭,代表着大几万的普通老百姓们失去了生活的重心,经济的支柱。
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之后,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里,白水市的社会治安都会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。
这样的情况,没有人希望它会发生,尤其是张书记,更不想要见到这一幕。
但是真的想要让工人们平稳的过渡完这个阶段,也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。
毕竟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,就相当于让企业背负着万斤的重担去攀登珠穆朗玛峰,而且还必须要完成登顶的任务,这简直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。
也正因此,缩减曙光林场的员工,其实是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但是与此同时。赵东旭还不能够让这将近万名的工人失业。
这也就代表着,赵东旭必须要去兴办一些其他的产业,然后将这些在厂子里被裁员了的工人,一起来到这些新建的企业工作,以此让大家伙一起共度过这个难关。
这件事情说起来很好听,但是做起来却是极度的困难,即便是对于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赵东旭来说,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。
想到这里,赵东旭下意识的摇了摇头,想要把这些事情给暂时的忘却。
毕竟之前张书记和他说过了,距离彻查张立才,自己接手曙光林场,最起码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。
这段时间里面,赵东旭还可以再多想一想,考虑考虑。
只有等到省里面对张立才的违法乱纪的事实彻底的调查清楚之后,才会正式的动手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