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陪嫁的枕头(2 / 2)
富阳伯府长袖善舞,与长春侯府和安国公府都有些亲戚关系,富阳伯女婿的谢大人升迁,自然会邀请郑、郭两家的人。
不过,据说长春侯夫人年节里受了风寒,已经卧床几日,世子夫人秦氏自然要在婆母跟前侍疾,婆媳二人都未能出席今日的宴请,这让向晚有些遗憾。
今日郑家来的是二太太和二娘子郑芸芸。
当年朱明月虽与郑美贻交好,可与郑芸芸的年岁实在相差悬殊,因此与她并不十分熟稔。不过,在向晚的记忆中,郑芸芸似乎不是如此高傲的性子。
或许是郑家这些年越发的如日中天,又有了个做皇后的嫡亲堂姐,这才让她的心气儿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吧。
听说了眼前的这些是向家姑娘,郑芸芸眼皮子都没抬一下,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就算是打过了招呼。
在郑芸芸看来,向家这种落魄人家与自家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,也不知谢家这回是如何宴客的,怎么请了这家,啧。
向家三姐妹这些年经历的事多了,早已不同于去苏家做客时那般在意旁人的一言一语,因而俱都宠辱不惊。
她们依礼见过就落了座,既不谄媚叫人轻瞧了去,又不显得故作倨傲。
这举动反而看得陈家娘子等人暗暗点头,心道,向家虽出生低微,在这教养上却很过得去,不免将从前因向二老爷事件造成的偏见去了几分。
好在谢大娘子实在是个千伶百俐的,在她的努力下,暖阁里又重新热闹起来。
先是由谢大娘子主讲青州的风土人情和这一路上的见闻,时不时再由向晓或是向早补充两句,听得一众小娘子叽叽喳喳,神往不已。
特别是说到那年中元节,青州城的小娘子们一起去放花灯的事,陈家十娘更是连连追问起每一个细节,眼中满满都是跃跃欲试。
只郑芸芸不屑撇了撇嘴,什么乡下地方,也值得拿出来说道?看来这谢家大娘子跟着父亲外任久了,眼界也变得越发狭隘起来。
说过这茬,大家喝茶吃着点心,陈家十娘便拉着谢二娘子的手抱怨起来,“七姐姐就快出阁了,这嫁妆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,可前几日对嫁妆单子的时候,大伯娘又挑剔起陪嫁的瓷枕来。”
原来这陈家七娘子的定亲对象正是安国公府的大公子,就是宫里郭太后的亲侄孙,郭贵妃的同胞弟弟。
“瓷枕怎么了?”谢二娘子不解道。
“唉,也是家里采买上的不长眼,花大价钱去南边买回一对瓷枕,大家原也没留意,就放进了七姐姐的嫁妆里面。前几日才发现那枕头上竟是残荷图案,这怎么能做陪嫁?”
“大伯娘当场就发作了采买上的,可眼看见吉日将近,到哪儿再去寻对适合的补上,早知如此,就应该写信给姑母,请她沿途留意着些了。”
谢二娘子会意,这成亲的东西向来讲个喜庆彩头,若是鱼戏莲子的图案还差不多,这残荷着实有些叫人膈应,也难怪大舅母会生这么大的气了。
↑返回顶部↑